必赢net.95

      400-0454-668

      人民网|打击种业“李鬼”!持续加快清理“仿种子”

      2024-12-23 15:38:19
            近年来 ,我国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大批新优品种不断涌现,但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问题日益突出。日前 ,农业农村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甜瓜 、等问题品种625个,通过常态化推进登记品种“仿”清理,持续净化种业市场 。       所谓“仿种子” ,是指对某个品种或亲本进行简单修饰、模仿改良而成的品种。专家介绍 ,这一类品种与原品种没有显著区别,甚至可能盗用他人亲本 ,仿冒、套用他人品种 ,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种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如果‘仿种子’得不到遏制 ,那么技术拥有者从创新中获得的回报就会减少,这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知识产权法专家认为 ,大量“仿种子”占据市场,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也影响了中国的种业创新 。       “2021年以来 ,农业农村部按照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要求 ,深入推进‘仿种子’问题治理 ,充分利用现代分子检测技术,开展品种DNA分子指纹检测筛查,对无分子位点差异的问题登记品种进行全面清理 ,净化种业市场,营造保护知识产权 、激励育种创新的市场环境。”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农业农村部已陆续发布七批撤销登记品种公告 ,有力维护了保护自主创新、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坚定了育种单位和企业加大品种研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 。       “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 ,逐步扩大‘仿种子’清理范围,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严厉打击盗用他人育种材料和亲本、侵犯品种权等违法行为 ,同时加快修订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和登记指南,从源头上强化登记品种受理审查,切实提高登记品种质量水平 ,更好促进育种创新、自主创新,保障农业生产用种需求。”该负责人说。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