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我国将继续形成政策合力 外贸促稳提质有支撑

      2023-07-26 15:16:25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2.1% ,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36.7% 。我国继续保持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面对国际需求疲弱等挑战,商务部认真落实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上半年外贸顶住了压力 ,展现了较强的韧性 。据介绍 ,我国将继续形成政策合力,全力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国际需求回归


        国际市场需求回落是目前外贸发展的一个大背景 。拉长时间轴来看,当前全球贸易正处于向疫情前趋势回归的过程,近3年全球贸易的年均增速是9.7% ,明显高于疫情前2010年至2019年2.4%的年均增速。“疫情期间这样的高增长,必赢net.95认为是阶段性的 ,是不可持续的。”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


        过去3年 ,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在疫情期间实现高增长,与防疫物资、“宅经济”商品热卖等诸多短期因素相关 ,并非外贸运行常态。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规模保持了增长,而且增量可观 ,更创下了20.1万亿元的新高点,是里程碑式的新突破。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发生了很多新变化 。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在线购物,各国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 ,足不出户就可以买遍全球。近几年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5年增长近10倍。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9.9%,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


        据世界贸易组织新数据 ,一季度 ,全球出口同比下降1.6%,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为14%,与去年一季度相比 ,增长了0.3个百分点 。商务部的监测也显示,二季度,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仍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在全球市场整体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普遍呈现两位数下降。


        但也必须看到 ,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大制约因素。“日本、美国、韩国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市场 ,前5个月面向全球进口形势有所恶化,5月份进口均处于负增长。美国、欧洲、日本消费疲软,一些新兴经济体在促进经济复苏时面临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赵福军表示 。


        贸易质量提升


        “我国出口市场多元 、产品丰富 ,有效对冲了外需疲弱和部分产品周期性下降的影响 。当前我国外贸的表现符合预期。”李兴乾表示。


        今年1月至6月,新兴市场占进出口份额比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63.5%。我国对自贸协定伙伴的进出口增长2.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均高于整体进出口增速。


        同时 ,贸易质量持续提升。出口产品提质升级 ,高品质、高技术 、高附加值产品增势强劲。上半年,“新三样”产品 ,即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绿色产业动能充沛 。


        目前 ,我国已经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这是外贸经营管理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1月至6月,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同比新增3.5万家。


        谈到5月 、6月我国进出口增速下滑时 ,李兴乾表示 ,这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贸易领域的直接反映。


        具体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整体外需持续疲弱 。主要发达国家仍然采取紧缩政策应对高通胀,部分新兴市场汇率大幅波动、外汇储备不足,显著抑制了其进口需求 。二是电子信息行业在周期性下行 。消费电子类产品是我国的优势出口产品,目前处于周期低谷。受此影响 ,占我国出口比重超三成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手机等产品的出口增速呈两位数下降 。三是受去年同期进出口基数明显抬升的影响 。去年5月、6月,月均进出口额是3.57万亿元 ,比前4个月月均3.14万亿元高出4300亿元。四是进出口价格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走弱,5月份我国进口价格下降了4.5% ,6月份进一步下降了8.5% ;出口价格同比从5月份开始也由正转负 。


        “尽管如此,必赢net.95也要看到,外贸运行正在积蓄新的活力。”李兴乾强调 ,虽然5月、6月进出口同比增速下降,但是环比保持增长 。交通运输部门监测的港口外贸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 ,实际货物进出口仍然比较活跃。


        形成政策合力


        展望下半年,“外贸确实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和难预料的因素,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形势极为严峻。”李兴乾表示 。一方面,全球经贸增长乏力。生产、消费、投资这三大需求都处于低迷状态,全球制造业PMI已经连续9个月低于荣枯线,主要经济体的通胀也仍处高位 ,商品消费复苏相对缓慢。


        另一方面 ,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在上升。部分国家强行推动“脱钩”“断链”,以及所谓的“去风险”,人为设置障碍,阻碍正常的经贸往来。一些外贸企业反映个别国家将贸易问题政治化 ,导致了订单和产能被迫向外转移,损害的是供采双方的经济利益。


        “正视这些困难和挑战,必赢net.95依然充满信心 。”李兴乾强调。我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有强大的韧性,我国的外贸企业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 ,具有内在的创新能力 。


        商务部一直在对重点外贸行业和企业跟踪调研 。近,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 。比如跨境往来在进一步畅通 ,国际航班数量稳步恢复 ;新签订单持平或增长的企业占比回升;电子信息等压力较大的行业 ,中间品进口上扬,这也意味着下半年可能会迎来转机。


        据介绍,下半年商务部将继续坚持与有关部门形成政策合力 ,全力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一方面 ,继续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一系列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在境外参展营销,推动加快签证办理和国际航线复航增班 。另一方面,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加强贸易风险监测预警 ,帮助企业积极应对不合理的贸易限制措施。同时更加积极主动扩大进口 。


        此外,将进一步深化外贸创新发展 。支持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持续提档升级。指导跨境电商品牌培育和标准建设 。推动贸易单据数字化发展和应用。(记者 冯其予)


        转自:经济日报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