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央企整合加速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重点

      2023-04-04 15:45:40

        继年初14家央企22个新能源智慧运维服务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后,近期又有11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迎来集中签约。下一步,国资央企还将在更大范围 、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开展专业化整合 ,突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探索国有企业同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的途径和办法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发挥重要平台作用。


        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


        3月29日 ,17家中央企业、4家地方国有企业就11组专业化整合项目开展了集中签约 ,项目涉及清洁发电、矿产资源、生态环保 、医疗康养等多领域。


        从这些项目来看 ,央企间的资源整合正在加速 。例如,国投与招商局关于招商物产项目所开展的重整合作 ;南方电网公司与华润集团就贵州医养项目开展合作达成共识;中国旅游集团与国药集团开展免税业务合作等。


        其中,招商局通过央企间股权无偿划转的方式,将下属中交进持有的招商物产51%股权无偿划转至国投贸易。招商物产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的国内、国际贸易,其主营业务与国投贸易同属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两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的首次合作探索 ,将进一步增强国投在服务国计民生大宗商品领域的影响力 。


        除了央企间的资源整合 ,央地间的协同发展也是此次集中签约项目的一大亮点。例如,中国三峡集团下属二级子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与苏州市吴江水务集团共同发起设立苏州吴江三峡水管家有限责任公司,双方分别持股50%,长江环保集团控股 ,注册资本30亿元。吴江水管家公司成立后 ,拟收购吴江水务集团持有存量水务资产 ,对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 、4家专业化运营公司进行资产整合,搭建吴江区域水务平台,实现全域一体化“水管家”运营模式。


        “在本次专业化整合中,有的以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为目标,有的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有的以增加民生服务能力为目标,有效增强了国资央企的安全支撑力 、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与员工持股研究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分析称。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重头戏


        专业化整合是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 ,相关工作全面提速。


        来自国资委的信息显示 ,2022年 ,中央企业以进 、退、整、合为着力点,实施专业化整合项目1272个 。其中,央企内部资源整合项目803个 、央企间整合项目154个、央地整合项目138个、外部资源整合项目177个。


        “下一步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开展专业化整合。”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3月29日的签约仪式上表示,要以加快建设世界******企业为目标 ,突出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 ,围绕科技、效率、人才、品牌关键要素,瞄准战略安全、产业引领  、国计民生、公共服务四项功能,深入研究、统筹规划好专业化整合的整体目标 、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持续推进集团内部、央企之间 、央企与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 ,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企业。


        从目前的部署来看,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 、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专业化整合的重头戏。国资委要求 ,围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努力在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人工智能等领域完善布局,加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节点实现自主可控,着力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近期撰文指出,将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将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布局结构调整指引 ,推动中央企业2023年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布局比重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 ;2023年在装备制造 、检验检测 、医药健康、矿产资源、工程承包、煤电、清洁能源等领域推动专业化整合,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


        探索同多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


        方式创新是下一步专业化整合要关注的重点 。国资委提出,要探索国有企业同各种所有制经济深度合作的途径和办法,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通过专业化整合与产业化整合 ,引领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朱昌明称 。


        国资委明确,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提前布局 ,推动发展新经济 、壮大新动能。相关企业要积极与国有资本专业资产处置平台对接,有效剥离盘活“两非”“两资”业务,不断夯实资产质量 ,提高内在价值。要积极探索区别于以股权为纽带的整合路径 ,综合运用标准、品牌、平台服务 、商业模式 、产业生态等多种方式,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事实上 ,相关思路从此次集中签约的项目中可窥一斑。例如,国投联合中国电信、国机集团发起设立了央企资产处置平台—国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启资产”)。截至目前,国启资产已接受委托处置项目164余个,涉及资产规模约200亿元 。此次集中签约中,中广核集团下属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将拟剥离资产与国启资产进行合作,开展集中处置。


        朱昌明认为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国有资本孵化培育 、流转配置 、保值增值的平台,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中 ,具有重要的枢纽性作用。两类公司也建立了专业化整合的协同机制与资产处置平台,做到专业化整合精准施策,进一步发挥资产处置专用平台在重组整合 、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可以有效盘活国企依靠自身难以重组处置的资产业务 。(记者 王璐)


        转自 :经济参考报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