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我国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提速

      2023-02-18 17:01:59

        工信部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记者从多方面获悉,我国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推动企业积极利用5G等技术开展工厂数字化改造 ,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 。


        赋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作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工业互联网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持续释放效应。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基础,是支撑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纽带。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 。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目前东西南北中五大国家节点和两个灾备节点全部上线,二级节点实现全覆盖,服务企业近24万家,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40余个,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28个 ,有力促进了产品全流程、生产各环节 、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互通、资源协同 ,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从赋能行业转型上看 ,我国针对产业共性需求,打造了一批应用推广服务载体,培育了“低成本 、轻量化”解决方案,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


        “必赢net.95聚焦各行业特性,制定推广钢铁 、电子等10余个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引导行业企业因业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  ,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赵志国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上,我国在汽车 、采矿等10余个重点行业建设了4000多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 ,在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有力促进了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


        赵志国介绍,工业5G融合产品日益丰富,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80% 。各地掀起5G全连接工厂建设热潮,加速5G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进一步深化拓展。


        组合措施加快规模化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 ,但提升工业互联网覆盖面和应用深度仍面临挑战。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认为 ,在平台适用性上  ,工业企业门类多 ,工艺流程复杂 ,通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适应不同企业的应用需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在系统应用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可能来自不同厂家 ,设备接口标准不统一,某些系统还比较封闭,这对系统整合提出更高要求 。在建设成本上,工业互联网建设涉及传感器、通信模组、网络设备等采购部署,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缺技术、缺人才、缺资金”等问题。


        记者注意到,对此 ,相关部门将从优环境 、抓创新、强应用等方面发力 ,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 。


        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 ,加强产融合作 、产教结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完善标准体系,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短板;深化产业创新 ,支持电信企业 、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联动协同,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推广普及也将进一步加速 。赵志国说 ,将加快先进工厂培育,推动企业积极利用5G等技术开展工厂数字化改造,促进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加速产业集群升级 ,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 ,总结推广成功案例,促进工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深化重点行业拓展,广泛开展供需对接,加强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普及。


        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 ,下一步,需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围绕专业化深耕、跨界融通合作 、加强技术创新和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 ,需要进一步支持企业深耕专业能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平台企业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广阔的优势,在服务企业中丰富自身数字化 、模块化 、平台化的制造资源,孵化专业工业APP,开发出大规模推广的应用。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平台产业,支持平台企业合理利用融资资金,以兼并收购 、合资合营等方式实现核心技术积淀 ,推动优势大平台跨行业 、跨领域 、跨区域深化应用推广 。


        在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方面,余晓晖建议,一方面,重点推动工业机理模型研发与应用迭代,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技术支撑水平。另一方面 ,依托创新中心网络,加快孵化原创性技术,围绕数字孪生 、实时仿真 、边缘智能等开展创新孵化,加速范围平台创新资源共享与利用。


        赵刚表示,下一步,一是要深化不同行业工业互联网定制模板的研发,针对机械、电子 、汽车、材料、装备等不同行业 ,开发满足行业特点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满足行业企业的共性需求;二是要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化建设 ,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的整合和数据共享 ;三是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保障企业的网络和数据安全。(记者 郭倩)


        转自 :经济参考报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