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全球投资热土 释放引资磁力

      2023-02-13 09:53:10

        立春已过,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天正在走来。


        在中国这片全球投资兴业的热土上,一个个播种希望的故事纷纷开启新篇章:在上海,20家“新升级”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日前正式亮相,外企“老铁”加力投资和研发;在海南 ,自贸港持续释放引资“磁力”,法国路威酩轩集团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投资设企;在沈阳 、南京 、杭州、武汉 、广州、成都等地,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好消息,预示着服务业吸引外资指数将大幅上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事实和数据证明,外资持续看好充满活力的中国。


        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


        随处可见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穿梭自如;一排排大型自动化机械臂上下翻飞;数字化技术控制下的流水线在不同车型生产间灵活切换;活力又的“神经中枢”通过智能科技将全厂的员工紧密连接在一起......2022年,宝马集团在沈阳建设的里达工厂正式开业 ,这项总额达150亿元的宝马在华大单项投资项目,成为宝马集团全球大生产基地 。


        这是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和质量的一个典型范例。


        2022年,一批外资项目在中国落地发芽 ,正在茁壮成长。尽管面对新冠疫情 、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等不利因素冲击 ,我国吸收外资实现稳定增长 ,首次突破1.2万亿元 ,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 。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依然保持世界前列。


        “这再次证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 ,2022年中国市场吸收外资量质齐升 。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 。德国 、韩国、英国等主要外资来源地投资分别增长达52.9% 、64.2%和40.7%。


        看结构,制造业引资大幅提升 。2022年,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得益于外资准入限制的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此外,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67.3%和57.9% 。


        看内涵,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4449.5亿元人民币,增长28.3%,带动吸收外资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增幅分别达到35%和26.4% 。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 ,党中央审时度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高端制造业项目的大量流入 ,是跨国公司经过综合比较考量之后的选择 ,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和发展诉求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分析指出 。


        “必赢net.95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兔年新春开局,上海港码头集卡穿梭、吊机忙碌 ,“中欧班列—上海号”接踵而至,浦江两岸春潮涌动;在“中国家电之都”佛山顺德,工厂内机器轰鸣 ,工人铆足干劲忙生产 、赶订单;在航线密集的南沙海港,2199辆国产汽车登轮而上,搭乘外贸滚装船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下的中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着强劲的经济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


        近期,多家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经济增长就意味着投资机遇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孟华婷表示。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外国投资,追求的是良好稳定的利润收益;一家家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 ,看中的是中国未来的增长前景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贸促会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99.4%的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受访外资企业表示将维持和扩大在华投资。


        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分析,超过九成在华外资企业主要面向中国市场 ,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不断涌现,市场潜力持续释放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中国的动力也更足。


        “更加开放的中国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


        政策叠加效应持续显现。去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方面发布了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台了促进制造业引资 、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等一系列专项政策。“今年,必赢net.95将全力推动这些政策落地开花 ,并将根据中央部署 ,再推出一批政策措施 。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将给外资企业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孟华婷指出。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等构成的引资综合优势在不断强化。在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眼中 ,中国拥有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制造能力非常有竞争力。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出海招商迎来“开门红” 。2月6日 ,安徽合肥招商考察团启程前往日本,围绕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食品 、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等产业到多家企业实地考察对接,为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注入新动能 。


        2022年底 ,由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举行,吸引了全球数百家企业,涉及先进制造、生物科技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终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2.5万亿元 。


        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据孟华婷介绍 ,商务部将在稳存量、扩增量 、提质量方面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继续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 ,加强与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 ,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让存量外资企业经营好、发展好。


        ——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细化吸引外资配套举措,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 、现代服务、节能环保 、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


        过去3年,由于疫情影响引发的跨境人流 、物流受阻,是外商投资遇到的突出问题。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跨境往来逐步趋于正常。“近期有不少地方已经纷纷走出去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相信今年会有更多的外资项目落地中国。”孟华婷表示 。(记者 张翼)


        转自 :光明日报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