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超3.7万亿元!税费“红包”助市场主体爬坡过坎

      2022-11-19 16:36:55

        今年以来 ,我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税费等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 ,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


        “截至11月10日,税务系统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其中 ,已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达2309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5倍;新增减税降费7896亿元 ;累计办理缓税缓费6797亿元。”11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表示 。


        制造业、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从年初出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到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到批发和零售业等7个行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再到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续缓缴部分税费、支持企业创新阶段性减税……步步扩围 、次次加力的税费支持政策,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让亿万市场主体过上好日子的魄力与决心。


        王道树介绍,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积极作用不断显现 :一是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 。税务部门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5.3%,其中装备制造业下降9.6% ,帮助广大市场主体爬坡过坎 、纾困解难。二是助力了经济回稳向上。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二季度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 ,扭转了前期下滑局面 ,三季度以来同比增长3.4%,呈现回稳向好势头 。三是增强了企业发展动能。1月1日至11月10日 ,企业采购设备投资同比增长4.9%,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采购设备投资同比增长9.8% ,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从规模上看,退税额超过前三年总和。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兼收入规划核算司司长蔡自力透露,分行业看 ,制造业退税6176亿元,占比26.7% ,是受益明显的行业;分企业规模看 ,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 ,今年以来,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 ,小微企业户数占比93.1%,共享受退税9178亿元。


        留抵退税的“真金白银”,发挥了为企业“输血”“******”的积极作用。“政策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三季度以来 ,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8%,比二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促进新动能加快发展,截至11月10日 ,高技术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退税4056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比全部企业高3.8个百分点 。”蔡自力说。


        确保税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


        为让广大市场主体及时准确享受到政策红利 ,今年,税务部门连续第9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 ,研究制定并积极推进121项便民办税措施。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沈新国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已有112项措施落实到位 ,这些措施有力支撑了系列税费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帮助了纳税人缴费人更加便捷 、地享受政策红利 。


        具体而言,政策宣传辅导更精准——各级税务机关今年以来累计精准推送政策44批次,惠及纳税人缴费人4.75亿户次 ;联合工商联连续第二年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配合工信部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开展“滴灌式”辅导活动9.7万场 ;解决急难问题更快捷——及时分析解决纳税缴费服务投诉反映的问题,提高税费服务质效;降低办税成本更有力——全面实行税务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优化税务事项办理程序,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负责人吴晓强表示 ,通过进一步升级信息系统,对符合基本退税条件的制造业纳税人专门开展精细化服务辅导,不断优化纳税人退税申请方式等,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到账平均时间均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提速近80%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 ,今年以来 ,制造业退税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8%,比无退税企业高4.2个百分点,购进金额同比增长11.7%,比无退税企业高5.8个百分点 。


        不让政策“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该有的政策红利要让纳税人缴费人及时享受到,不该有的涉税违法行为也要严厉打击。今年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出现了骗取留抵退税的情况 。对此,税务部门统筹加快退税进度和加强风险防控,重点围绕严查狠打骗取留抵退税等违法行为 ,有效护航各项税费支持政策落准落稳落好 。


        蔡自力介绍,截至11月10日,税务部门通过查处一批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 ,挽回各类税款损失合计142.9亿元。同时,聚焦“假企业”虚开发票、“假出口”骗取出口退税、“假申报”骗取税费优惠等各类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工作。今年以来 ,已累计挽回税款损失334.33亿元 。


        记者了解到,税务部门坚持打防并举、防范在先,运用税收大数据开展风险分析和精准选案,实现分类应对:对于通过虚开发票、隐匿收入等手段主观恶意骗取留抵退税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决不姑息;对于因计算错误等造成违规的一般过错行为  ,予以辅导纠正;对于无风险的企业愿退快退 、应免尽免,积极支持企业纾困发展。与此同时,税务、公安、检察、海关 、人民银行、外汇管理等六部门在数据共享、分析研判、联合打击和工作督导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合力。此外,税务部门聚焦跨区域 、团伙性 、上下游串联和黑中介参与谋划的虚开骗税违法案件,曝光典型案件 ,坚持一案双查 ,曝光税务人员失职失责、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 ,发挥警示震慑作用 。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巩固打击成果,不断深化六部门联合打击机制,顺畅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严查狠打各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不让税费支持政策‘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切实保护守法经营企业的正当利益,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蔡自力强调。(记者 陈晨)


        转自:光明日报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