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铁路交通勾画大美西部

      2022-11-10 16:48:39

        10月29日,青海省西宁市至四川省成都市高速铁路海东西至黄胜关段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兰州(西宁)至广州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宁至成都段全线开工建设。


        西宁至成都高铁 ,分量有多重 ?新时代以来 ,西部铁路网建设取得哪些成绩 ?面向未来 ,西部铁路网如何勾画 ?


        填补“留白”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自治区考察时指出 ,“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 ,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


        建设西宁至成都高铁 ,便是中国着力填补“西部留白”的重要体现。


        西宁至成都高铁纵跨青海、甘肃、四川三省,线路自西宁枢纽海东西站引出,先后经青海省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黄胜关站与在建中的成(都)兰(州)铁路接轨,共线引入成都枢纽 。正线全长836.5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共分4段建设。


        优化西部铁路网络布局。西宁至成都高铁与已开通的兰(州)新(疆)高铁 、西安至成都高铁、成都至贵阳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 ,形成我国西北至西南的区际快捷通道 ,路网地位十分重要。


        发挥投资拉动作用。项目全线共设若尔盖 、绵竹南、三星堆等共29个车站,除了西宁、海东西、青白江东、成都东4个车站为既有车站,其余车站均为新建车站。建设这些高铁新站,将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广阔舞台 ,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西宁至成都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加速沿线贸易往来,促进物产资源开发 ,便利各族群众出行 ,打开文化交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西宁至成都高铁项目总设计师段荣成介绍,西宁至成都高铁的建成,将进一步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和成(都)、渝(重庆)城市群交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


        记者了解到 ,此次开工建设的海东西至黄胜关段正线长度502.5公里 ,线路途经盆地、高原、河谷及10条大断裂带 ,60%的段落地处海拔3000米以上,还要经过4个自然保护区 、1个省级和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生态保护责任重大 。


        对此,西宁至成都高铁的勘察设计方中铁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方面采取架设桥梁 、加大基柱深度等方式,解决不良地质及跨越沼泽等问题;另一方面 ,采取以桥代路、植被定期保养等方式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绕避和保护。


        西宁至成都高铁全线开工,是西部铁路建设加速的一个缩影。


        记者梳理发现,成(都)达(州)万(州)高铁等“八纵八横”高铁网相关项目,进入密集建设阶段 。


        今年10月30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空中转体作业,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简称“渝昆高铁”)寒坡岭特大桥实现转体对接 ,标志着渝昆高铁全线首座转体连续梁成功转体 。


        “渝昆高铁全线共有4座转体桥 ,寒坡岭特大桥是四川境内一座,也是首座完成转体作业的。”中铁十二局渝昆高铁川渝段站前三标二分部项目技术负责人徐起介绍 ,大桥实现转体对接,为渝昆高铁川渝段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渝昆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北京至昆明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长699公里,共规划设置21座车站。渝昆高铁建成后 ,将形成全程时速350公里的出川大通道,从成都到昆明3小时内可达。


        成绩斐然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 ,西部铁路营业里程为3.7万公里,到2021年年底,这一数据已超过6万公里。


        在雅鲁藏布江 ,过去7年里,17个火车站在其沿岸拔地而起,车站的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2021年6月25日,拉萨至林芝铁路开通运营 ,彻底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将西藏带入“动车时代”。


        一年多来 ,拉林铁路保持平稳运行,搭建起雪域高原“新通道”。


        截至今年10月25日,拉林铁路林芝站10月共装卸货物997车54219吨,日均接卸货物40车,创下拉林铁路开通16个月以来高纪录 ,开启拉林铁路货物运输新篇章。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负责人介绍,西藏松茸 、藏鸡肉、藏香猪等地方特产通过拉林铁路运往各地,来自内地的建材 、粮食、钾肥、食品等各类生产生活物资源源不断运进藏东南地区,较好地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和民生需求 。


        与此同时,拉林铁路为群众出行带来“真便利”。


        “以前去林芝,坐大巴就要6个小时,一路上还要忍受颠簸和拥挤。现在坐动车,只用花129元,比大巴便宜,速度还更快。”拉萨市民邓波因工作需要,每年要往返拉萨、林芝多次 ,如今,乘坐动车已经成为他出行的首要选择 。


        据了解,拉萨至林芝间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4列、普速直达特快列车2列 ,日喀则至林芝间开行动车组列车2列,高日发送旅客4300余人次。“拉林铁路密切了藏东南腹地和内地间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拉萨、林芝等城市‘三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 。”拉萨火车站站长王福说。


        拉林铁路还为富民兴藏提供了“强支撑”。


        今年24岁的布姆阿牛,家在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孜热村。站在她家门口 ,能清楚望见“林芝站”三个大字。去年5月 ,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前 ,布姆阿牛参加招聘,经过选拔培训成为一名车站安检员,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


        “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 ,还能照顾父母,真的挺好。”工作之余 ,布姆阿牛还帮助家里经营茶馆 。她说,以前每天只有一二十人来喝茶、吃饭,而且大都是周边的村民。拉林铁路开通后,游客多了 ,茶馆的生意越来越好 ,每月收入能有4000多元。


        拉林铁路创造的便利交通条件,掀起了“西藏人游西藏”的热潮 ,带火了林芝“桃花节”和羊卓雍措等旅游景点 ,激活了农牧业、民宿 、农家乐等乡村经济。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底 ,林芝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5亿元,其中农牧民家庭旅馆收入达8200多万元 。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持续加大西部铁路建设补短板力度,成绩斐然 。拉林铁路是一个缩影。


        今年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在茫茫戈壁滩上 ,和若铁路与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若羌至库尔勒段 、南疆铁路库尔勒至喀什段、喀什至和田段,共同形成长达2712公里的世界沙漠铁路环线,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包裹其间 。戈壁飞沙 ,不再是出行的障碍。


        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贵州省,近2万座各式各样的桥梁 ,将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变成了“高速平原” 。201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 、贵州省政府共同批复“新建盘县至兴义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贵州省9市州高铁项目全部获批 ,贵州即将成为西部地区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


        在西南边陲 ,云南省铁路网纵横延展,“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骨架基本成型。2014年蒙(自)河(口)铁路 、2020年大(理)临(沧)铁路、2021年中老铁路等先后开通运营,通道“接口”建设基本成型,正加快打造山腰、磨憨 、瑞丽三大国际口岸和王家营西内陆口岸,形成以中越、中老 、中缅3条铁路国际通道为支撑,联通国内外的新格局 。


        北京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贾利民表示,交通一直是阻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这些年 ,随着多条重要线路的通车 ,不仅可以有效带动沿线资源开发,而且对维护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点清晰


        西部地区 ,未来还要修建哪些铁路?


        “十四五”规划纲要 ,明确提到一些西部铁路建设工程。


        在战略骨干通道方面 ,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和伊宁至阿克苏、酒泉至额济纳、若羌至罗布泊等铁路,推进日喀则至吉隆、和田至日喀则铁路前期工作,打通沿边公路G219和G331线,提质改造川藏公路G318线 。


        在高速铁路方面,建设成都重庆至上海沿江高铁 、西安至重庆、包头至银川等高铁 。


        在普速铁路方面,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黄桶至百色、黔桂增建二线铁路和中卫经平凉至庆阳铁路,推进玉溪至磨憨 、大理至瑞丽等与周边互联互通铁路建设。


        今年1月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又对西部铁路网建设重点工程做出补充 :建设定西经平凉至庆阳、大理至攀枝花等普速铁路 ;建设西安至十堰、延安经榆林至鄂尔多斯、铜仁至吉首等高速铁路。


        三分规划 ,七分落实。许多重大工程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川藏铁路起自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止于拉萨,拉林铁路便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8年底建成通车,雅安至林芝段则于2021年12月全面开工建设,设计时速120至200公里,为双线电气化铁路 。


        全长1011公里的雅安至林芝段 ,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川藏铁路中公认的施工难度大路段。


        要啃下硬的“骨头”,背后艰辛可想而知。成立西藏自治区川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7次办公室会议 ,细化责任分工;交通运输部门、国家电网、通信管理部门先期介入,推动配套支撑工程 ;专家咨询组提前开展科技攻关,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多部门多地方协同配合 。


        如今,先期开工的色季拉山隧道、康定2号隧道累计掘进千米,大渡河特大桥桩台耸立。雅安至新都桥 、波密至林芝段81个工作面,正在优质推进施工 ,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形成了会战态势和良好示范效应。


        今年以来,西部其他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也在持续发力。


        5月26日,新疆伊宁至阿克苏铁路补充定测圆满收官。项目正加快推进初步设计各项审批要件办理,有望在2023年正式开工建设 。


        6月16日,成(都)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段跃龙门隧道,组500米长钢轨稳稳落下,标志着成兰铁路成川段进入高原段铺轨施工阶段 。


        11月6日,DJ1922次试验列车从兰州新区站驶出,标志着银川至兰州高铁中卫至兰州段甘肃境内区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正式进入为期30天的运行试验阶段。银兰高铁中兰段正式开通运营后,中卫至兰州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5小时缩短到1个多小时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改革部副主任赵长江介绍,“十四五”期间,将提高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铁路网络密度。将加快推动新藏铁路前期工作,创造条件启动重点路段建设。推进青藏铁路升级改造 ,开展滇藏铁路重点路段前期研究 。推动疆内铁路环起来,进出疆铁路畅起来 。提高重点边境地区铁路覆盖,完善西南边境地区路网布局。(记者 刘乐艺)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