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net.95

      400-0454-668

      巩固经济回暖向稳趋势 着力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2022-09-16 16:49:44

        财政部近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1—2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3月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疫情等影响 ,当月收入增速同比回落至3.4%。4、5月 ,叠加集中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影响 ,财政收入有所下滑。随着疫情逐步好转 、稳经济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 ,6月财政收入企稳回升,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3%,增幅由负转正。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从财政部刚刚公布的上半年财政政策执行报告看,财政政策积极有为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可持续性,为扭转我国经济主要指标下滑态势做出了贡献。”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财金学院教授涂永红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5%,尤其是二季度实现了难得的0.4%正增长,再次证明 ,我国具有较强化危为机的宏观管理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燕英告诉记者,“今年以来 ,面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国内疫情反复 、多地气候异常等不利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国财税部门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前提下 ,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求 ,重点加强了对财政资源的统筹安排 ,实施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兼顾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的前提下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在推进国家重大战略 、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乡村振兴 、支持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落细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应用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扩大消费信贷,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源源不断注入新动力 ,加速形成扩大有效投资 、带动就业 、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确保我国经济稳中求进。”涂永红指出 ,好钢用在刀刃上 ,应聚焦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资本是配置生产要素有效的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要聚焦国家战略和重点工程,不能乱“撒胡椒面”、搞“大水漫灌”。要更加精准地引导、汇聚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 ,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持和保障 。解决增长动能不足、赢得大国竞争的关键在于,加速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因此 ,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增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功能 ,发挥财政支出撬动社会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支持企业加强新能源、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数字关键技术研发攻关 。促进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风控政策紧密配合、联动,强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政策 ,采取市场化的方式,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有粮在手心不慌 ,在气候变化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应更大力度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在众多财政政策措施中,对提振市场主体活力和稳就业促消费为直接有效的就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 ,通过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实现减税、退税、缓税多措并举 ,切实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减负纾困力度 ,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活力,惠企利民政策效果明显。”杨燕英表示,在财政支出方面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 ,保证资金快速精准下达使用 ,支持了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助力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与此同时,在财政资金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然加大了科技攻关、生态环保 、现代农业以及区域重大战略等的财政支持力度。应当说 ,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对稳住我国经济大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好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关键期


        杨燕英告诉记者,“从现在起到年底还有不足四个月的时间,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关键期,但是必赢net.95面临的国际形势仍然复杂多变 ,输入型通胀风险在持续增加;国内经济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的压力仍然存在 ,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必赢net.95也要清醒看到 ,投资、消费整体上仍然低迷 ,市场信心比较脆弱;受美联储加息影响,主要经济体经济将陷入衰退 ,我国外部需求会减少 。‘三驾马车’动力都不足,下半年如何完成‘六保、六稳’任务,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在涂永红看来,有必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深挖政策工具潜力,增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动,形成更为精准 、更有效率的政策组合拳,更好释放政策红利。


        “财政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为直接有效的政策工具,只有不断提升其政策效能,才能更好地实现积极有效的政策效应。”杨燕英指出 ,《报告》明确提出下半年要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加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可持续性和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等六大工作任务 。这既是财政部门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切实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落实落细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能够持续释放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政策红利 ,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而且通过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能够更好地扩大投资 、带动就业 、稳定物价、促进消费,实现宏观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综合效应 。”杨燕英强调 ,另一方面加强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有效处理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继续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强化财政可持续性和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就是要从财政管理自身下功夫、出效率 、见效益 。为此 ,财政部门要在收入方面加强统筹力度,尽力盘活存量资金,避免因资金沉淀而造成的效率损失 ;在支出上,要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稳市场主体 、稳就业、保民生;在深化财政改革方面,要通过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运行,借助“互联网+监管” 、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监督的能力和实效,并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 。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国财税部门必将以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指引,强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落细,通过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一体化管理等手段,有效提高财政监管力度,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不断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切实巩固经济整体回升向好趋势 ,稳就业稳物价,力争下半年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的好结果。”杨燕英说 。(记者 王镜榕)


        转自:中宏网

        XML地图